
台灣普遍小農所面臨的問題,不外乎面對競爭激烈的農產品市場,小規模耕種缺乏通路與議價能力,加上耕地面積零散管理不易,資策會提出『神農契作管理服務』,將數據化概念導入農業產業鏈,希望能有效提高產銷效率,達到規模性生產,解決供需整合的問題。

以「契作」為概念 透過規模生產發揮最大經濟效益
資策會提出『神農契作管理服務』,但其實團隊並非農業出身,而是個百分百的資訊人,進入農業領域一開始便面臨許多難題,「從資訊產業跨進農業領域,我們一開始想得很簡單,希望透過科技分析大數據,幫助農民解決生產與銷售問題。但真正踏入之後,才發現實做難度很高,有別於資訊業能在極短時間內累積龐大資料,農業每個環節數據都很難收集,加上普遍農民相信經驗法則,對複雜的系統接受度低,我們的系統必須仰賴各種影響因子,透過大數據分析才能下結論,影響收成的因子非常多,以種植地瓜為例,種植期至少需6個月,光是收集數據就花費很多心力。」

『神農契作管理服務』提供一套客製化流程,整合眾多小農達到規模性生產,鎖定對象以契作生產者為主,「契作有點像招兵買馬的概念,集結多人力量打造一個團隊穩定供貨,產品篩選標準則由市場決定,包括數量、形狀、農藥殘留量…等,都必須達到一定規範,透過服務,農戶間可彼此合作,藉由農地產量預估、用藥安全與智慧庫存管理…等多種機制,整合眾多小農的生產力進行規模性生產,滿足客戶更多面向的需求。」
目前服務已與台灣農林合作,對全台最大的茶園-老埤農場,提供一套專屬的雲端契作管理系統,透過匯整量化各種客觀數據,協助提升耕地與人機的生產效率。

從生產管理到行銷一條龍服務 盼打造全新農業價創供應鏈
目前服務已與台灣農林、阿甘薯叔…等知名農契作合作,也從過程中獲得滿滿的反饋,以台灣農林為例,無論生產、採收、加工、出貨…所有環節,我們都能適用提供服務,以生產端為例,會確實擬出用藥安全管理機制,減少人為疏失的食安風險;另外,也會進行產品有效庫存與賞味期預估,不同於一般工業產品較無時效性,農產品的存放牽涉到加工方式,例如咖啡的烘焙曲線、茶葉的發酵時間…等,我們會詳細紀錄加工數據進行分析;當然更重要的是,還必須考慮到消費端的需求,假使要留下某種特定風味,就必須擬定一套客製化系統,以7-11便利超商的蒸地瓜來說,地瓜從土裡挖出來形狀千奇百怪,最後進7-11便利超商只有4成符合標準,可以這麼說,想要吃下大型通路的訂單,就必須禁得起嚴格的檢驗。
『神農契作管理服務』在生產者、通路與消費者之間扮演關鍵整合角色,希望透過一條龍服務,打造出一套安全的農業數位供應鏈,以地產地消為優先,降低物流成本,加上強調產品規格分級,讓數量、品質、價格…全部公開透明化,現階段目標為掌握全台20%高經濟作物產量,也期許能幫助傳統農民數位轉型,打造創新的產銷商業模式,日後與縣市政府、重要零售通路…等更多單位合作,擴散這套價創供應鏈,帶動台灣農業整體價值。
有一則關於 「神農契作管理服務」 整合眾多小農生產能力 規模式生產滿足客戶需求 的留言